亲子班成公办幼儿园敲门砖 媒体:还能这样圈钱?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18-06-23 10:28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一些本就实力雄厚的公办园一面领着补贴,一面通过“亲子园”等赚足了外快……可以预见,幼儿园领域的马太效应会因此变得更加严重。

  ▲视频截图。视频来自新华社

  文| 孟然

  “小孩出生才3个月就来报幼儿园了,早就满额了。你不找人上不了的,找人都不见得上得了。”——孩子入园难问题,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可我不曾想,竟难到这个地步。我看看自己年满两岁的还没有进入“组织”的孩子,顿时内心“慌得一比”。

  据新华社报道,近日有安徽合肥市民反映,部分公办幼儿园开办“亲子班”变相兜售入园“优先权”。记者在安徽省水利厅机关幼儿园和安徽省直机关第三幼儿园暗访发现,两所公办幼儿园均有招收“亲子班”学生,用以“预定”直升幼儿园小班名额的情况,收取费用数千元一学期。

  一两岁的孩子,每周一节课,每个月1000元左右的学费,且必须由家长陪伴,这合理吗?的确,亲子班或许有助于孩子的成长,也能为家长教育宝宝提供某些指导,但把亲子班办成幼儿园的“敲门砖”,已经偏离了早教的初衷,甚至就是明摆着利用特权来“圈钱”。

  事实上,光有钱也未必能办成事。在采访中,“找人”被孩子家长们屡屡提及,“亲子班也要关系才进得来,要关系很硬。”不知道多硬算是“很硬”,但毫无疑问,在大多数家长眼里,孩子上幼儿园俨然已经变成了一场“关系比拼”。至于手握“学位权”的园方负责人,处在这场“关系网”核心,会滋生出怎样的问题,不言而喻。

  ▲合肥市某公办幼儿园门口。视频来自新华社

  而在“钱”和“关系”的双重挤压下,一些中低收入的普通市民自然首当其冲,难以享受平等的入园权利。

  合肥部分公办幼儿园的违规性质无疑,早在2011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就联合印发了《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严禁以开办实验班、兴趣班、亲子班等特色教育为名在保教费外向家长另行收取费用。对此,当地教育部门也表示,会对相关情况进行调查。

  然而,指明违规情况或许容易,解决入园难的问题却并不简单。公办幼儿园学位供不应求,这是现实。据了解,2017年合肥市在园幼儿共27.1万人,其中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17万人。

  在很多地方,性价比最高的公办幼儿园自然是入学首选,民办园收费高却未必有公办园的师资与质量。公办园“一位难求”,用“亲子班”来锁定入园门票、靠关系从“后门”入园的现象,也非合肥一地独有。

  更何况,合肥还用相关政策给公办园“锦上添花”。据悉,为了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办幼儿园,合肥市出台了奖补政策,每生每学期500元到800元不等,对社会招生的幼儿数越多,奖补的标准就越高。这样一来,原本失衡的供求关系变得更加扭曲。一些本就实力雄厚的公办园一面领着补贴,一面通过“亲子园”等赚足了外快……可以预见,幼儿园领域的马太效应会因此变得更加严重。

  ▲视频截图。视频来自新华社

  解决入园难,一味给公办园补贴显然并不是个良方。今年5月底,北京提出,按照统一办园标准、统一收费标准、统一财政补贴的“三统一”原则,对执行政府限价的普惠幼儿园,不分公办民办一视同仁,均提供财政补贴扶持,提高补助标准。这无疑打中了入园难的痛点。

  普惠不该只针对“公办园”,而应通过政策激励,让更多民办幼儿园强起来,扭转民办园对公办园的弱势地位,通过社会自发的力量,建立起不同层次、不同特色、面向不同群体的幼儿园体系。而让入园不再难,才是对亲子班成入园“敲门砖”乱象的釜底抽薪。

  但愿一年后,我可以不用为孩子上幼儿园而惶惶不可终日。

上一篇:土中医传奇故事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